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芭蕾舞

芭蕾舞是一種表演舞蹈,發源於十五世紀,即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隨後它在法國和俄羅斯發展成表演舞蹈。它是一種廣泛流傳,且具高度技術性的舞蹈,擁有法文專屬術語。它在全球均具影響力,更定義了很多其他舞蹈的基礎技巧。芭蕾舞需要長時間學習,在世界各地都有學校教授,並用自身文化繼續把它發展下去。
芭蕾舞也可以是指一齣含編舞及音樂的芭蕾舞劇。知名例子如胡桃鉗,就是一齣最先由馬利烏斯·皮提帕及劉·伊凡諾夫編舞、柴可夫斯基作曲的兩幕芭蕾舞劇,而這些芭蕾舞劇都是由受過專業訓練的藝人編舞及演出。很多古典芭蕾舞劇都是由古典音樂伴奏,配以華麗的戲服及舞台布景的。但是,一些由近代藝人如喬治巴蘭欽創作的舞劇已經沒有遵隨以上的慣例。
芭蕾是一種輕盈,舒緩,優雅的舞蹈。「芭蕾」起源於義大利,興盛於法國,其部分手勢可追溯至古埃及的祭祀舞蹈。「芭蕾」為法語ballet」的譯音,它的詞源則是義大利語的「balletto」,為ballo的指小詞,ballo 意為「舞蹈」。
像西方戲劇一樣,早期芭蕾舞是禁止女性參與演出的,所有女角都由男演員反串。但後來此規例獲得放寬,再加上足尖的引入,使芭蕾舞壇成了女性的天下。十八世紀有人便將長裙改短,又將鞋跟去掉,改穿平底軟鞋。「浪漫芭蕾」時期,最有名的兩個舞劇是「仙女」和「吉賽兒」,這時出現了芭蕾硬鞋。柴可夫斯基是芭蕾舞劇音樂創作大師,他創作了「睡美人」、「胡桃鉗」和「天鵝湖」等偉大的古典芭蕾舞劇

詞源[編輯]

"Ballet"一詞最初源自希臘語,"βαλλίζω" (ballizo),意指"跳舞"、"跳躍"。[1] [2],後來演變成 拉丁語中"Ballo"和"Ballare",意指"跳舞"。[2][3]後來再次演變,出現義大利語"Ballo",即"跳舞"。法語中的"Ballet"最初即來自"Ballo"的指小詞"Balletto",並於約1630年外借為英語詞彙。

歷史[編輯]

芭蕾舞的歷史起源自十五至十六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宮廷。它迅速地傳到了法國王后凱瑟琳·德·麥地奇的宮廷,並展開了進一步的發展。現今的古典芭蕾舞就是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創立,他青年時也曾是一名活躍的芭蕾舞蹈員,表演過由舞者兼編舞家波襄及作曲家尚-巴迪斯堤·盧利創作的舞劇。1661年,路易十四創立了皇家舞蹈學院,專責創立芭蕾舞的舞步標準及承認舞蹈教師的資格。1672年,路易十四退役並任命盧利為巴黎歌劇院的總監,並發展出第一支專業芭蕾舞團,即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芭蕾舞在法國的發展令不少芭蕾舞術語以法語為主。在未發明前舞台之前,早期的芭蕾舞劇均在大型廳室上演,觀眾都坐在三面環繞舞台的排座上觀賞。

形式[編輯]

風格流派[編輯]

  • 早期芭蕾
  • 宮廷芭蕾
  • 古典芭蕾(跳古典芭蕾相比於浪漫芭蕾較容易,因為舞者只需要面帶微笑,熟記舞步和擁有自信。就算在跳錯舞步之下也必須擁有過人的自信不停下的跳下去)
  • 浪漫芭蕾(有爭議認為是古典芭蕾中的浪漫派)
  • 仿古芭蕾
  • 現代芭蕾[4]

技術流派[編輯]

芭蕾舞裙[編輯]

由幾層薄紗打褶重疊而成,

髮式[編輯]

古典芭蕾舞女一般把長頭髮挽成一個,這樣脖子和頭部的線條就會顯得更清晰,也能更做出方便旋轉的動作。

舞鞋——軟底鞋[編輯]

用柔軟的薄皮革或帆布製成,以較緊的包住腳為宜。男演員穿標準舞鞋,個別男演員在表演特定人物時也使用足尖鞋足尖鞋用以支撐女演員長久地站立和腳尖行走、跑和跳。足尖鞋是在普通舞鞋的鞋尖部分增墊棉花、松香或輕質木楦,並在鞋尖上用線縫衲多次而成。對提高和豐富女子舞蹈的技巧和表現力,塑造浪漫主義芭蕾的輕盈欲飛的仙女和精靈的形象有很大幫助。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A%AD%E8%95%BE%E8%88%9E

「芭蕾舞」的圖片搜尋結果「芭蕾舞」的圖片搜尋結果


「芭蕾舞」的圖片搜尋結果「芭蕾舞」的圖片搜尋結果
參考資料:www.google.com.tw/search?q=芭蕾舞&espv=2&biw=1680&bih=925&source=lnms&tbm=isch&sa=X&ei=indeVZafMdH-8QW1oYHQCg&ved=0CAYQ_AUoAQ&dpr=1






設計師

設計師


    設計者會被稱為設計師
    設計師是對事物設計物者的一種專稱,古今可稱發明家。設計師是從人與事物分析再以有道理的構造,現今沒辦法解讀設計統稱為藝術家。 他們通常在專門領域創造或提供創意,並利用各種視與道理方式傳達的方式,表現法的功力作品,即設計師的實力。
    設計類型
    設計的類型相當多,下面列出歷史較久、較廣為人知的設計類型。更多的設計類型請參看設計下面的目錄。 大系統類型 環境設計(Environmental Design) 建築設計(Architecture Design) 室內設計(Interior & Space Design) 展示設計(Display Design) 公共藝術設計(Public Art Design) 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 舞台設計(Stage Design) 工業設計(Industrial Design) 計算機自動設計(Computer-Automated Design,CAutoD) 傢具設計(Furniture Design) 交通工具設計(Transportation Design) 產品設計(Product Design) 軟體設計(Software design) 文具禮品設計(Stationery Design) 玩具設計(Toy Design) 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 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Design) 廣告設計(Advertisement Design)經常只以廣告代稱。 包裝設計(Package Design) 插畫設計(Illustration Design) 動畫設計(Animation Design) 網頁設計(Web Design) 流行時尚設計(Trend Design) 劇裝設計(Cosmetics Design) 服裝設計(fashion Design) 珠寶設計(Jewelry Design) 設計理論(Design Theory)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參考資料:http://zh.m.wikipedia.org/zh-tw/%E8%A8%AD%E8%A8%88%E5%B8%AB



    參考資料: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E5%BB%A3%E5%91%8A%E8%A8%AD%E8%A8%88%E5%B8%AB&client=tablet-android-samsung&espv=1&source=lnms&tbm=isch&sboxchip=%E5%9C%96%E7%89%87&sa=X&ei=MgBeVdf5GIPw8gX6loLQAw&ved=0CAgQ_AUoAQ&biw=601&bih=962

    台灣音樂

    台灣音樂

      臺灣
      玉山
      Taiwan-icon.svg臺灣主題首頁
      臺灣音樂臺語im-gak客語imˊ ngok布農族語huzas大魯閣語uyas阿里山鄒語pasunaeno卡那那那富鄒語paracani達悟語kapianoanood賽夏語kapa:tol,指由臺灣所孕育、再生的音樂。臺灣的音樂範疇廣之廣,風格有著多元、豐富的特色;隨著不同的族裔語系時空背景,產生出獨具臺灣鄉土情感、民族性格與時代精神的音樂系統[1]
      臺灣音樂依歷史脈絡可概分為傳統音樂流行音樂,傳統音樂包括民歌、歌舞、器樂、曲藝、說唱、聖樂、十三腔樂、南管(郎君樂)、北管、國樂與民謠等[2]。流行音樂是指受近現代的世界音樂風格影響的現代流行音樂。臺灣的流行音樂有國語流行樂臺語流行樂與現代原住民音樂。其中,臺灣國語流行歌又是國語流行音樂的主要構成部份之一[3]

      原住民音樂

      平埔族

      高山族

      南管音樂

      北管音樂

      客家八音

      戲曲音樂

      歌仔戲

      南管系統

      北管系統

      嘉禮、偶戲

      祭儀音樂

      儒教音樂

      道教音樂

      佛教音樂

      文廟釋奠雅樂

      是每年秋祭時,祭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公的儀式中,所演奏的音樂。古代又被稱為「雅樂」,是一種宮廷音樂[4][5]。現行的祭孔雅樂存在清制(清光緒十七年)[6][7]與明制(民國六十七年復制)[8]兩種樂制並存並行,形成臺灣特有的文廟釋奠雅樂系統。
      • 大成樂章
      《大成樂章》又名《大晟樂》,其演奏速度較緩,風格莊嚴肅穆。目前除台南文廟外,全國均採用民國67年復制的明制《大成樂章》,其中以台北文廟最具代表性[9]。大成樂章前身為十一世紀宋王朝的《大晟樂》,明代時整編成《大成釋奠樂譜》。
      • 雅樂十三音
      全國僅台南文廟仍尊行《雅樂十三音》,又名《聖樂》。其發源自古府城禮樂局(今以成書院)[10]。《雅樂十三音》演奏速度較輕快、舒暢,是目前臺灣保存、演奏歷史最悠久的雅正之樂[11]。臺南的《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已列入國家文化資產民俗及有關文物[12][13]

      器樂

      原住民系統

      傳統漢民系統

      民歌

      原住民系統

      客家系統

      河洛系統

      近代音樂

      近代古典樂

      江文也是三0年代享譽國際的古典作曲家,被譽為是「臺灣的蕭邦」

      近代歌謠

      戰後初期音樂

      日治時代的打歌方式。牛車上歌手、月琴、胡琴一應俱全。這是古倫美亞的宣傳場面。
      台灣流行音樂發源自日治時代的1930年代,當時是臺語歌謠創作的黃金時代,1929年成立的古倫美亞唱片是台灣第一家唱片公司,也是同時期的台灣流行音樂的發軔者。

      六0至八0年代

      中華民國播遷時期最初的留聲機時代「七大歌星」奠定了華語流行音樂在亞洲社會中的地位。這些歌星在演唱中結合了中國傳統的小曲、日語流行音樂等的演唱技巧,其演唱風格與之前傳統國樂均不盡相同。並開始融入台灣日治時期崛起的台語流行音樂,其曲風早年多為沉悶和悲調為主,來廣為人知的是1932年由純純所演唱的〈桃花泣血記〉。台語音樂的全盛時期,除了諷刺殖民體制的歌謠,亦有許多現今依舊令人耳熟能詳的,譬如〈望春風〉,而流行類歌曲始祖則是〈烏貓行進曲〉。
      1980年代來自台灣的流行音樂天后鄧麗君鳳飛飛是融合其中最傑出者之一,她不僅是華語流行音樂巨星,也在日語流行音樂台語流行音樂、粵語流行音樂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當時臺北中文流行音樂工業中心地位的標誌。同時洪榮宏的〈一支小雨傘〉、江蕙的〈風醉雨也醉〉、李茂山的〈今夜又擱塊落雨〉等台語歌手也開始崛起,日後江蕙是首位登上台北小巨蛋的台語歌手。

      九0時代

      1990年代後期邁入多元化階段,台語具代表性的像林強陳明章朱約信、蕭福德、陳昇新寶島康樂隊謝金燕的電子舞曲和伍佰搖滾曲風……等。隨著冷戰結束華語歌手也出現重歸大融合時代,包括兩岸三地的大中華地區的經濟與文化聯係都日益緊密,王菲、張學友等歌手的曲風傳入,蔡依林周杰倫等新興高手崛起,另方面一些小規模搖滾樂團開始出現,融合取向的例如采風樂坊的搖滾國樂等實驗性音樂也廣為大眾接受。

      現代音樂

      國語流行樂

      蔡依林
      周杰倫在十年中幾乎嘗試了所有種類的華語流行音樂
      台灣音樂人在1990年代開始前進中國大陸,協助發展整個中國大陸的華語流行音樂工業,至今已成功打造出龐大的音樂市場及培養了許多中國大陸的音樂人。北京也逐漸成爲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心,華語流行音樂也在中國大陸成爲主流的音樂。在現今的全球華語流行音樂世界裡,臺灣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導著全球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臺灣秉著厚實的文化底蘊、精煉成熟的音樂工業技術和特殊的文化品味,仍是帶動全球華語流行音樂新風潮的主要動力,臺灣也因此常被譽爲「華語流行音樂的搖籃」,大多數的華語流行歌手也因此選擇台灣作為主要的發展基地之一。

      臺語流行樂

      原住民音樂

      音樂獎項

      金曲獎

      金曲獎是台灣樂界的最高榮譽獎項,表揚當年度的傑出音樂人與製作團隊。自1990年開始舉辦。第1屆至第22屆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第23屆之後由中華民國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頒獎典禮約於每年5、6月間舉行。1986年時,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事業處推廣的「好歌大家唱」活動,目的為徵選優良詞曲創作來激勵臺灣音樂市場與音樂人,1990年1月6日,第1屆金曲獎成形。1997年新聞局再將「唱片金鼎獎」與金曲獎合併辦理,獎項數擴增至逾20項,分為「流行音樂類」及「非流行音樂類」兩類。

      參考資料:http://zh.m.wikipedia.org/zh-tw/%E5%8F%B0%E7%81%A3%E9%9F%B3%E6%A8%82




      •